• 咨询:18992849520
  • 咨询:18992849520
  • 1978年的江苏无锡老照片

    2013-7-20

        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,素有布码头、钱码头、窑码头、丝都、米市之称。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,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。无锡文化属吴越文化,无锡人属江浙民系,使用吴语。

        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始置无锡县,属会稽郡。王莽新始建国元年(9年)改名有锡县 。东汉建武元年(25年)复名无锡县。三国时,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,置毗陵典农校尉(今常州)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,复置无锡县,属毗陵郡(今常州)。

        六朝时,无锡治湖筑圩,水利设施大量兴建,农业耕作技术提高,商业贸易开始形成。大运河开通后,无锡河道中“商旅往返,船乘不绝”。唐代,无锡属江南道之江南东道。

        无锡农业发展为耕、耙、耖配套的耕作技术,形成稻麦两熟制,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、湖塘棋布、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,养蚕业发达。城中金银、彩帛、烟酒、油酱、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。

        清雍正二年(1724年),分无锡为无锡、金匮两县,同城而治,均属常州府。明清时期,无锡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,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、布码头。至清代中叶,无锡家庭棉织业年产土布300万匹,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.7%。

        无锡市共有大小河道3100多条,总长2480公里。市区河道总长150公里,平水期水体容积800万立方米。京杭大运河从无锡穿过。无锡地表水较丰富,外来水源补给充足。

       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、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,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,与长城、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,并且使用至今,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,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。

        大运河南起余杭(今杭州),北到涿郡(今北京),途经今浙江、江苏、山东、河北四省及天津、北京两市,贯通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、钱塘江五大水系,全长约1797公里。

       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,分无锡为无锡市、无锡县,市、县同城,无锡市属苏南人民行政公署。无锡市区于1958年6月基本形成了4区格局,即崇安、南长、北塘3城区和1个郊区。1958年8月25日,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领导。1981年,无锡市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。


   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联系QQ:348102726